11月12日下午,中心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开展“謇爱謇行 筑梦强国”主题教育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出席活动,并与宣讲团成员见面。


吉明明对“謇爱謇行”宣讲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吉明明指出,张謇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提出的“道德优美,学术纯粹”“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学校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更是通大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吉明明表示,学校正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主题,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张謇研究学术高地,致力于学习、研究、宣传、践行张謇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献身精神,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平代表学院致辞,感谢南通博物苑志愿者“謇爱謇行”宣讲团将第100场宣讲安排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让全院师生接受教育。他希望全院师生以“謇爱謇行”为镜,在追寻榜样的足迹中,厚植家国情怀、感悟家国担当、涵养实干品格、锤炼过硬本领,用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南通博物苑讲解接待组组长陆苒苒以《那天,我想总书记讲述张謇—重温那一刻》为题,回顾了五年前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张謇事迹的激动时刻。她表示,希望通过宣讲让“敢为人先、勇担使命、造福乡梓”的张謇精神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成为照亮青春的精神灯塔。她欢迎通大师生多走进南通博物苑,在百年苑囿中感悟历史、汲取力量,并邀请更多通大学子加入志愿宣讲队伍,用声音传承文脉,用行动践行初心。


南通市优秀志愿者、南通博物苑十佳志愿者曹建清以《张謇与中国近代第一城》为题,生动讲述了张謇先生在兴办实业、教育与社会公益方面的卓越贡献,号召广大师生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学习科研与奋斗实践中。


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南通博物苑志愿者孙琳玲以《百场宣讲守初心 张謇精神永流传》为题,分享了自己十年志愿服务、五年宣讲的心路历程。她表示,南通大学与南通博物苑同源同根,双方将携手讲好南通故事、通大故事,让张謇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E脉相承”校史宣讲团成员、2024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孟凡迪在发言中表示,将以志愿宣讲的形式,让思想在交流中生根,让信仰在行动中闪光,以青春之力谱写新时代通大学子的奋进篇章。


活动中,与会师生共同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2日视察南通时的视频,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活动现场,举行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E脉相承”校史宣讲团指导老师聘任仪式,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艳为指导老师颁发聘书。


南通博物苑志愿者“謇爱謇行”宣讲团成员,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馥强主持。


2020年11月,南通博物苑志愿者“謇爱謇行”宣讲团走进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为我中心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讲述张謇的生平,及他所创办的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等各项事业,踏出了南通博物苑文化志愿服务走出博物馆的第一步。5年后,宣讲团再次回到起点,十分具有纪念意义。

南通博物苑志愿者“謇爱謇行”宣讲团是南通博物苑品牌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曾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十佳案例”,并入选2024年度南通市志愿服务重点项目。五年来,宣讲团积极接洽各级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热忱宣讲张謇故事和南通故事。项目形成了讲师培育、活动接洽、信息反馈的成熟的程序链条,依托于南通博物苑紫藤花志愿团队的团队建设,具有强大的项目生命力和自主驱动力。如今,宣讲团的足迹从幼儿园到养老院,从消防队到军舰,不仅覆盖南通市区所有街道,并延伸到启东、海门、如皋等县市区。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让文化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