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医学技术研究所生物医药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徐峻教授应邀来校,作题为“临床医学数据的治理与大语言模型的应用”的专题报告。报告由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顾云华主持。

        徐峻从语言模型的发展脉络切入,系统阐释了LLM在语言、艺术、自然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深远影响。结合自身在中科院肿瘤医院及多家科研机构的研究经历,他深入剖析了当前临床数据治理的难点与痛点,指出要实现临床大数据的有效治理,应从顶层设计入手,统一术语体系与字段命名,规范计量单位,参照国际疾病分类(ICD)等标准构建数据本体框架,并以XML等结构化语言实现数据的互通与可计算化。他强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医学AI发展的底线,必须在促进数据共享的同时,严格遵守国家关于隐私与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理论层面,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思考与方法论指导,应当兼顾本体论、方法论与认识论三者的逻辑统一。大语言模型擅长发现“关联关系”,但无法替代医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推理。只有基于因果链条建立的AI模型,才能真正服务于临床决策。他以癌症个体化治疗为例,说明如何通过可组合的专科小模型、低成本训练方案和知识嵌入策略,提升AI在医学中的可靠性与可解释性。在临床实践层面,他提出了“医学数字孪生”的前瞻性概念,通过实时采集患者生理数据,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个体化数字模型,实现疾病风险预测、疗效评估和个性化治疗建议。未来的智能医院将是“数据驱动”的医院,通过数据治理和智能算法的结合,不仅能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提高诊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推动医疗体系走向精益化管理。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就穿戴式设备的健康监测、外科机器人手术的智能化、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改造等问题与徐峻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者纷纷表示,报告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价值,为学校医工融合研究与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讲座由南通大学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共同承办。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师生,市妇幼保健院、市肿瘤医院代表参加了本次讲座。


     徐峻,中国科学院医学技术研究所生物医药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铁代谢实验室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中国科学院徐峻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